详情页

人民日报:三峡工程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pg电子竞技平台

来源: 中国化工集团
时间:2014-12-10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也是一项对我国国计民生影响巨大的基本建设工程。建设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经过几代人的探索与努力,三峡工程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建设。2012年7月,三峡工程最后一台机组并网发电,标志着三峡工程建设基本完成,顺利进入高效运行阶段。


  三峡工程取得巨大成就


  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三峡工程参建各方奋勇拼搏、勇于创新,通过积极创新管理模式、大胆采用先进技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取得了工程质量优良、进度略有提前、投资控制在概算以内的良好成绩,并在大江截流及深水土石围堰施工、碾压混凝土围堰快速施工、混凝土持续高强度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制造安装等方面创造了一系列世界纪录。百万移民顺利实现搬迁安置,更是世界奇迹。


  防洪减灾效益巨大,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保障。三峡工程建成前,长江中下游流域饱受洪灾威胁,严重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三峡工程控制了川江洪水,大大提升了长江中下游防洪能力。初步估算,仅2008—2012年,三峡工程累计产生的防洪经济效益即达770亿元。


  发电供电效益显著,促进全国电网互联互通。三峡电站年发电量与居世界首位的巴西伊泰普水电站基本持平,有效缓解了华中、华东及广东、四川等地区的供电紧张局面。同时,三峡电站对全国电网互联互通也起到巨大推动作用,提高了我国能源保障能力。


  显著改善长江通航条件,推动航运迅猛发展。三峡工程建成后显著改善了三峡库区、长江中游宜昌至武汉段的航道条件,提高了长江航道航运安全水平和航道通过能力,使长江黄金水道作用更为显著。


  有效促进洪水资源化利用,供水补水效益巨大。2010年,三峡蓄水至175米,形成了库容近400亿立方米的巨型水库,成为中国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地,三峡工程的生态补水抗旱功能得到更充分发挥和体现,有效缓解了长江中下游用水紧张局面。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创造价值效益明显。三峡工程的技术难度之高世界少有。针对重大技术难题,三峡工程汇集全国科技人才展开科技攻关,成功走出了“技术转让—消化吸收—自主创新”三大步,被业界称为“三峡模式”。大坝建设、机电装备、直流输电工程和信息化管理建设等方面的700余项发明专利,带动了我国水电工程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实现了我国在大型水电设备上掌握关键技术、自主制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目标。


  优化电源供给结构,节能减排效果突出。三峡电站使全国水电比重提高近8.41个百分点,优化了我国电源结构。三峡电站从2003年6月至2012年底的发电量相当于节约标准煤7649.9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418.81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594.02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274.95万吨。


  三峡工程取得宝贵经验


  三峡工程创新了重大工程建设管理与制度政策模式,取得宝贵经验,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坚持科学民主决策。三峡工程决策是我国重大工程项目科学民主决策的典范。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长江三峡工程论证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决策程序作了严格规定:由水利电力部组织专家进行全面论证;由国务院成立审查委员会进行审查;提请全国人大审议。三峡工程从重新论证到开工建设,严格贯彻中央精神,始终强调实事求是,并发扬技术民主,充分考虑各种不同意见和建议,做到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论证结束后,又根据论证结论和新的意见,重新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坚持与时俱进,在建设中深化对重点难点问题的认识,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三峡工程论证中强调,三峡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是移民安全问题和生态与环境问题,技术上的难点问题是泥沙问题。三峡工程开工后,在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领导和组织协调下,中央有关部门、相关省市和三峡总公司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深化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在贯彻论证意见过程中,及时予以补充、改进和完善。例如,针对泥沙问题的复杂性,及时采取调整措施,有效减轻库存容量压力;在移民和地质地震研究方面也采取相关措施进行修正和完善。


  坚持深化改革,不断提高三峡工程的管理水平。在三峡枢纽工程和输变电工程建设中,及时总结已经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管理办法和管理经验,形成了一系列关于招标投标、合同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的规章制度。同时,严格实行“静态控制,动态管理;总量控制,合理调整”的管理模式,有效控制投资概算。


  坚持发展共赢,不断完善和创新三峡工程建设协调机制。三峡移民工程实施中,对于如何妥善处理和协调不同利益群体和不同地区的利益诉求,积累和提炼出“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批移民”的“四个一”水电开发新理念,引导广大建设者将视野和思维从工程建设本身扩展到地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民生改善。


  三峡工程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三峡工程作为我国最大的跨世纪工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梦想成真的伟大工程。在工程建设中,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


  形成科学、民主、全面的论证程序和决策机制。三峡工程论证以“促进、尊重、团结”为基础,充分尊重和吸纳各种意见,尊重科研规律,激发了专家参与科技决策的积极性。新中国成立后的40年里,三峡工程论证内容之多、之全面世所罕见。三峡工程论证是广大专家学者辛劳的结晶,是知识界、学术界、工程技术界集体智慧的杰作,也体现了决策者和专家、执行者对三峡工程高度负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建立完善的制度化措施和规范化程序机制。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投票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充分显示了三峡工程民主决策制度化、法律化的特点。三峡移民工作也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是新中国第一个移民法规。此外,涉及三峡工程资金管理、水库环保及管理、工程建设、对口支援及产业发展等的法律规章也纷纷出台。这些法规措施和规范化的程序机制有效平衡了纷繁复杂的多方利益关系。


  采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举国体制在三峡工程中的应用保证了三峡工程建设的效率和公平性、科学性。举国体制强调加强规划、集中资源,在国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保证了三峡工程顺利实施;举国体制促使三峡工程的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并让全社会受益;举国体制保证了三峡工程立项论证更严格、更充分,组织管理更规范、更精细。


  构建完善的组织治理结构,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的作用。在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的领导下,三峡工程建设项目推行政企分开,政府从微观管理变为宏观管理,既体现了国家制定重大决策、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又理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规范管理、企业独立运营、市场配置资源的关系,调动了地方相关行政机构的积极性,推动了公司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央统一领导、分省负责、县为基础”的移民管理体制,明确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移民工作中的职责,为做好移民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提出开发性移民方针,出台配套政策巩固和保障发展成果,顺应了移民和库区发展的要求。


  (本文章摘自12月10日《人民日报》,作者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

商务垂询
电话号码:0533-2066777
 
 
 
联系pg电子游戏平台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投诉与问卷 | rss订阅 | 常见问题
山东蓝星东大有限公司 pg电子游戏平台的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网站地图